辋川石之恋
杨新榕
古镇情结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从未熄灭。于是,一个春雨如丝的早晨,我再次启程,踏上寻觅辋川深幽的旅途。尽管已过两次,但辋川的魅力依旧如初,那是一种家的感觉,温馨而深沉。
惠安的石头,是辋川的灵魂。这里的石文化,如同清泉流淌在每一块石头上,每一个角落。我漫步在石板古街,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长河中,石头发出悠扬的回响,诉说着古老的传说;这些石屋、石桥、石雕,它们是辋川的见证,是岁月的痕迹,也是文化的瑰宝。而那些散落在山间的奇石,更是辋川的骄傲。它们或如莲花绽放,或如金鸡独立,或如石犬守望,或如印石铭志,或如石母,或如天门……每一块石头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它们与辋川的文化相结合,编织出一个又一个传奇。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的石头,爱上了这里的文化。
辋川,是我心中的一片净土,是我灵魂的归宿。我愿用我的笔,用我的诗,用我的歌,来赞美,来歌唱。因为在我心中,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古镇,而是我永恒的恋歌。辋川是我眼中的风景,更是我心中的诗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石头,都充满了生命的韵律和历史的厚重。我愿在每一个清晨,沐浴着初升的阳光,漫步在石板古街,感受那份静谧与古老。我愿在每一个黄昏,站在山巅,俯瞰这片石头的世界,感受那份壮丽与辽阔。这里的石头不仅仅是石头,它们是岁月的印记,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讲述着辋川的过去,也预示着辋川的未来。在这些充满着生命力的石头上,我看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看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而这里的文化,更是让我陶醉。
在群山的怀抱中,有一处神秘之地,那便是观音洞。洞中有洞,别有洞天,十八巷陌如迷宫般引人入胜。虎屿岩独立于山间,奇石环绕,仿佛百鸡报晓,石猪出米,诉说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入山中,那些自然形成的巷道仿佛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吸引着每一个过客。观音洞的洞口,矗立着元至正年间雕刻的两米高的浮雕观音像,慈祥而庄严。洞内清凉宜人,无蚊无蝇,仿佛是自然赠予的恩赐。而洞中北侧的龙喉,更是神秘莫测。仅容一人爬入,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蛋石铺地,天然的石桌石凳,让人不禁想要在此休憩,感受大自然的怀抱。
龙喉深不见底,无人敢下探其究竟。这深邃的洞穴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引人遐想。在观音洞的深处,龙喉的呼唤仿佛穿越了时空,回荡在每一个来访者的心中。它是一个永恒的谜,一个等待被揭示的秘密。尽管无人敢深入其中,但它的存在,却给这座洞穴增添了几分神秘和魅力。龙喉的蛋石铺地,每一颗都仿佛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而那些天然的石桌石凳,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那些敢于深入探险的人准备的。坐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可以听到风的声音,可以感受到山的脉动。
观音洞,这是一个充满了故事和历史的地方。每一个到访的人,都会被它的美丽和神秘所吸引,被它的历史和传说所感动。这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一个让人心生敬畏的地方。观音洞的龙喉,深不可测。但是,也许在某个时刻,会有人鼓起勇气,深入其中,探寻那未知的秘密。天然形成的奇石阵列,宛如造物主的巧妙画作,十八条蜿蜒曲折的小巷,像是迷宫般神秘,又如诗篇般迷人,游人在此追逐嬉戏,乐此不疲,欲罢不能。而在这群山之间,藏匿着一个神奇的洞穴,洞内空间宽阔,可容纳百余人,这里曾是中共惠安地下游击队的秘密据点,承载着一段峥嵘岁月的历史记忆。洞穴内的空气仿佛还弥漫着那时的英勇与坚毅,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在洞穴的深处,似乎还能听到当年战士们坚定的脚步声,感受到他们为理想和信念而战的决心。
如今,这些已成为传说,而大山和洞穴却依旧屹立不倒,见证着岁月的流转。游人们或许并不知道这些背后的故事,但他们的欢笑和嬉戏,无疑是对这片土地最好的礼赞。而那些曾经的英勇与坚毅,也在这欢声笑语中得到了最好的传承。大山、洞穴、游人,以及那被岁月铭记的英雄们,共同编织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过去与未来交汇,让人不禁感慨万千。而我们,作为后来者,有责任将这份记忆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的故事,感受这里的美丽与神奇。
在辋川镇的怀抱中,有一处被自然与匠心共同宠爱的地方,那就是试剑村。这个乡村,仿佛是大自然的宠儿,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态的美丽和神秘。走进试剑村,你会被那天然奇成的试剑石所吸引。它矗立在那里,诉说着古老的传说,似乎在告诉你这里的故事和历史。而虎屿岩,则如同惠安的“小黄山”,怪石嶙峋,山势巍峨。每当阳光洒落,整个山岩都仿佛沐浴在金色的光华之中,令人赞叹不已。
村道两侧,芒果树三步一株,绿叶间挂满了金黄的果实,散发出诱人的甜香。这些芒果树,不仅仅是风景,更是试剑村人的骄傲。每当果实成熟,村里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热爱原生态的游客,他们在这里品尝着大自然的馈赠,感受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试剑山国家森林公园更是这片土地上的瑰宝。山中古木参天,山路蜿蜒,仿佛在邀请你一同探寻那深处的秘密。登高远望,四周丛山如黛,中峰独秀,给人一种访仙寻幽的感觉。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清新的空气和生命的力量。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比如那古官道旁的一奇石,如莲花绽开两瓣,上刻“试剑”二字。这二字,仿佛是这片土地的灵魂,诉说着这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试剑村,一个被自然与匠心巧妙融合的美丽乡村,这里有着无尽的魅力和故事等待发现。试剑村,因为一块石头而得名,据说这块石头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有着不解之缘。
那是一个酷暑难耐的六月,黄巢率领大军行进在福建的山间。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口干舌燥,而前方的这块巨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黄巢见状,心中一动,他决定借此机会试试他手中的宝剑——“莫邪”。黄巢飞马而至,手起剑落,巨石瞬间被劈成两半。一半倒向路边,一半斜依山坡,仿佛在诉说着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试剑石上留有当年黄巢留下的五言诗和明嘉靖二年兴化知府朱衮的题字。石上刻有“试剑”两个大字,笔力遒劲,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那一段英勇无畏的岁月。在试剑石的旁边,还有一块刻有诗文的石碑。这是明朝万历元年知县叶春及的题诗:“片石春风里,苍苔覆绿云。莲花山下吏,何日不逢君。宝剑千金重,提携幽燕客。谓言非莫邪,视此山下石。”叶春及的诗,仿佛在诉说着对黄巢的敬仰和惋惜。他感叹这片山石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感叹英雄的命运无常。他希望这片石头能成为历史的见证,让后人铭记那些英勇无畏的英雄。
站在惠安的试剑石前,感受到了那深沉的历史沉淀和岁月的痕迹,它静默无声,却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那坚硬的石面,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页,凝固了无数的故事和传说。
但是,真正让我对这块石头产生浓厚兴趣的,却是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的一幅插画。在那幅画中,黄永玉先生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笔触,生动地描绘出了惠安试剑石头的景象。那画面中的石头,既有历史的厚重,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每一道线条都在跳动,每一处阴影都在低语。正是因为这幅画,我产生了走近这块石头的冲动,我想要感受它的温度,触摸它的纹理,聆听它的故事,我想要在这块石头前驻足,感受它所经历的风雨岁月,体会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深沉。
当我真正站在试剑石前,我仿佛能听到那远古的剑鸣声,感受到那份英雄的气概和豪情。这块石头见证了太多的历史变迁,但它依旧屹立不倒,默默地诉说着那些过去的故事。站在试剑石顶,向西望去,群山环绕,宛如天然的屏障。自西向东,山势逐渐降低,虎屿岩凌空而起,仿佛在空中舞动的仙女,她的面容清秀,给人一种圣洁的感觉。在她的山顶,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宛如观音菩萨披着轻纱,微微露出她的面容,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和庄严。沿着曲折的山道上行,一路奇石嶙峋,形态各异,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些石头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物,有的像器物,每一块都有它独特的形态和故事。在山腰上,有一道瀑布飞泻而下,它那珍珠般的清泉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这清泉洗净了人间的铅华,也涤荡了山中的一片片翠绿的树叶。
简介——
杨新榕,60后,作文和画画爱好者,泉州少林寺、晋江南天禅寺俗家弟子,法号“宗榕”,笔名“烟波放钓”、“小山闲人”,文学师从知名散文家蔡飞跃先生,画画启蒙于父亲杨金龙、师从画家胡思明;已出版个人散文集《拾一枚紫叶的情怀》《丝海听涛》《遇见》三部散文集和《杨新榕闽南风情画册》《杨新榕“泉州五色话”画系列作品集》;长篇小说《那年秋天》、中短篇小说集《血蝠》、散文集《呷茶配话》待出版(已完成)。
福建省智善慈航公益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办公室: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浔美工业区185号
联系电话:0595-22596028
秘书处电话:13559375668
18960295968
微信公众号:智善慈航公益
Copyright © www.zhishancih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福建省智善慈航公益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公益服务中心办公室: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浔美工业区185号 微信公众号:智善慈航公益
联系电话:0595-22596028 备案号:闽ICP备20220100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