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宗正司是南宋时期管理外族皇族子孙的机构,遗址位于泉州古城内。元月5日上午,智善慈航把公益大讲堂设在【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陈列馆】,特别邀请传统文化学者,浩然书院院长潇风老师,通过陈列馆的展陈,潇风老师带领大家走进南宋时期,了解赵氏皇族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及对泉州的影响,为我们掀开了这一段尘封的历史。
本期公益大讲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人员70余人,长达2.5小时的公益讲堂也吸引了游客们的倾听和参与。
上午九点随着潇风老师的脚步,大家走进了陈列馆大厅。
陈列遗址出土的碗、盏、碟、杯、盘、盆、罐、执壶、瓶、粉盒等大量瓷器,以及南宋时期的池岸木桩、沿岸道路及建筑基址和“官”字砖、脊兽、兽首饰件、兽面纹和莲花纹瓦当等官署建筑构件,都是宋室皇族南迁这一重要历史的重要佐证。
南外宗室从中原地区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促进泉州纺织品技艺的提高,传播了中原的宫廷文化,发展了泉州本土曲艺文化及武术拳种,如五祖拳中也有太祖拳。此外,还推动了社会经济、风俗文化的发展。
南外宗正司在泉州的设置强化了国家政权对泉州海洋贸易的推动,体现了强有力的官方管理保障。这处遗址不仅显示出宋元泉州城北部行政性城区的布局特征,同时也是南宋时期活跃在泉州社会各个方面的皇族群体的重要见证。
在陈列馆二楼我们也了解到宋元时期泉州一个官方机构——泉州市舶司。
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朝廷设立福建市舶司于泉州。到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市舶司才迁往福州。福建市舶司在此的四百年间,管理着泉州诸港的海外贸易及有关事务。
走出陈列馆沿着古榕巷我们来到了三朝巷,南宋时有一座为留正而立的“三朝元老”牌坊就在此巷附近,于是牌坊附近的这条巷子,就顺理成章被称为“三朝巷”。这里建成了孝廉文化主题墙、“清风亭”、太湖石小品等景观,并以石雕、砖雕等工艺,生动呈现留从效及其六世孙留正、许邦光、朱鉴等先贤廉洁清风的事迹。经过改造,三朝巷浓缩承载古城文化,集中展示闽南传统建筑技艺,成为极具地域特色的“微型廉洁文化主题公园”。
泉州的古境之中皆有境庙,与其他古境不同,三朝巷的境庙不在巷中。李仙公名为李鼎,明朝时从江西南昌来到了泉州,位于三朝巷的法华庵修行。经常有人找他指点迷津,他会写下一张草书,令来者拿回去自己猜,据说很灵验。有一天,他突然和人们一一道别,登上清源山龟山岩,来到狮岩岩洞里,端正坐下,不吃不喝,直至有天睁开眼睛说“吾去也”,便坐化了。众人将其真身塑像供奉于法华庵,民间信仰中便有了这样一位李仙公。
我们沿着小巷子一路走来,在遗存数量不多的古建筑——敬字亭处驻足,倾听潇风老师的讲述泉州珍惜字纸敬重文化之古风,敬字亭的存在,是泉州“满街都是圣人”另一种见证。
本期公益大讲堂走进西街东段以南的小巷里,不仅让大家了解到南宋时期在泉州的一个特殊群体,同时能在墙面上看到富有泉州地域特色的廉洁文化故事,还让大家了解到民间信仰里的两位人物,以及泉州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风,这也是智善慈航公益【宋元中国 海丝泉州】公益宣讲意义所在。
公益路上 感恩有你
智善慈航公益积极开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传党恩,服务困难群体,回应基层需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邻里守望、精准帮扶、助学帮教、临时救助、环境保护等工作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公益行动深受社会一致好评。
生活不止要有美,更要有爱~~
更多智善慈航活动内容以及往期回顾预告【长按或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中心办公室:
泉州市丰泽区泉州市丰泽区城东浔美工业区浔丰路185号
秘书处电话:13559375668 18960295968
微信公众号:智善慈航公益
银行账户:35050165249000000320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
开户名:福建省智善慈航公益服务中心
汇款请备注用途; 助学、助老、助困关爱未成年人、办公行政等。
福建省智善慈航公益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办公室: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浔美工业区185号
联系电话:0595-22596028
秘书处电话:13559375668
18960295968
Copyright © www.zhishancih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福建省智善慈航公益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公益服务中心办公室: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浔美工业区185号 微信公众号:智善慈航公益
联系电话:0595-22596028 备案号:闽ICP备2022010006号-1